貴陽日報2025市兩會特刊T22版
時間勾勒出嶄新的輪廓,2025年如期而至。
回顧過去一年,貴陽農商銀行以奮進者的步伐,奔跑在創新突圍的高質量發展新路上。
2024年,作為全省規模最大的地方性農村法人金融機構,貴陽農商銀行上下鉚足干勁、協同發力,堅守為民為企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的初心,恪守“鄉村振興特色銀行”的責任承諾,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激發實體經濟新動能,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用心用情守護群眾金融安全,與貴陽貴安經濟社會同頻共振、攜手并肩,為助力貴陽貴安經濟社會發展注入金融動能。
凝聚“心”與“力” 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
實體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回望貴陽農商銀行十多年的發展之路,始終堅守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主線,加大產業支持力度,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每天,在位于貴陽市清鎮市觀清路的龍灘街停車場中,各式各樣的新能源汽車在這里充電后駛出,成為一道靚麗的綠色能源風景。這是貴陽農商銀行支持的清鎮市電動汽車充電樁項目。
2023年,清鎮市啟動電動汽車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在清鎮市區域內選取100余個點位建設超過1200個充電樁,清鎮市湖城資產運營有限責任公司中標該項目,其項目涉及37個點位。在項目建設前期,企業遇到資金難題,到貴陽農商銀行清鎮支行尋求幫助。清鎮支行積極回應,第一時間安排客戶經理主動上門對接,認真開展實地調查,為該公司量身定制最優融資方案,最終通過組合授信,為該公司融資2.15億元,及時為項目“輸血送氧”,保證建設需要。截至目前已投入運營11個點位,可同時容納近100輛新能源汽車充電。
將目光轉向修文縣,在位于扎佐街道的貴州年豐紙品有限公司的廠房里,不斷傳出機器切割紙品的聲音,生產線忙碌而有序。
2013年成立的貴州年豐紙品有限公司在創業初期就獲得了貴陽農商銀行修文支行的支持。11年來,在貴陽農商銀行的持續支持下,企業發展成年產11000萬平方米紙品、近5年年均收入2億元的成熟型民營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企業等稱號。
金融活水流進電動汽車充電樁項目,送進“專精特新”紙品企業車間,這是貴陽農商銀行積極響應國家及省市戰略部署,發揮信貸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去年以來,貴陽農商銀行緊跟省市戰略目標,圍繞總行黨委決策部署,持續深入與省市大數據、工信、科技等有關部門及重點企業的對接合作,將金融活水引向省市重點項目、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金融、“專精特新”等重點領域,主動對接鋁深加工、磷產業鏈,深挖上下游金融需求,圍繞煙、酒、茶、煤等傳統支柱產業實行差異化信貸策略,為企業量身定制授信方案,打造“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高信貸資金投放精準直達性,服務貴陽貴安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點“綠”成金,擦亮高質量發展底色。貴陽農商銀行聚焦“雙碳”目標,助力區域經濟加速向綠色低碳轉型,精耕綠色能源領域,支持環保電線電纜生產、新能源電車充電設施建設及運營、污染治理、精密制造、文化旅游等綠色產業,促進經濟綠色轉型,邁出綠色金融健康發展新步伐,共同守護綠水青山。
“金融活水”澆灌“產業之花”,貴陽農商銀行全力以赴為貴陽貴安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生動詮釋地方金融國企的責任擔當。
貴陽農商銀行工作人員指導客戶填單
深耕“農”與“小” 譜寫鄉村振興新樂章
腳沾泥土,肩帶露珠,從城鎮社區到農村集市,從工廠車間到田間地頭,無不活躍著貴陽農商人奔忙服務的身影。
作為扎根“三農”、服務地方的農村金融機構,貴陽農商銀行聚焦百姓最關切、最需要、最困難的問題,切實將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送到百姓心坎上。
在清鎮市紅楓湖鎮駱家橋村的貴陽市2.5萬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清鎮園區,螺絲椒、燈籠椒、圣女果等長勢良好。2019年,貴陽市啟動建設2.5萬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項目實施主體貴陽市菜籃子集團有限公司遇到資金困難,貴陽農商銀行修文支行主動上門對接,詳細了解項目建設的背景、資金缺口、生產計劃及未來發展前景等情況后,合理設計授信方案,及時為其提供項目貸款。2020年2月,基地第一批蔬菜上市,走向廣大市民的餐桌。在金融活水的持續澆灌下,菜籃子集團如今已擁有蔬菜生產基地14個、菌棒廠2個、食用菌生產基地3個,自營生產與訂單帶動每年可供應蔬菜11萬噸,并帶動基地周邊村民就業,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更穩當,讓鄉村更美、產業更強、村民更富。
在服務農業龍頭企業的同時,金融活水還對物流園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進行有力支持。在花溪地利物流園,貴陽農商銀行石板支行針對物流園商戶的實際情況,推出了“超易農市貸”產品,該產品主要以信用貸款為主,可根據商戶們的銷售流水確定貸款額度,隨借隨還,按需提款。
商戶劉麗麗就是受益者之一。6年前,因在大蒜收獲及旺銷季節需要大量資金備貨,劉麗麗到貴陽農商銀行石板支行尋求貸款支持,順利申請到“超易農市貸”。僅僅3天,劉麗麗就收到了第一筆45萬元貸款,讓她當年的生意上了一個臺階。如今,劉麗麗的貸款額度已經升至300萬元,經營場所也從一間15平方米的小門面發展到7個門面,年銷售額超過8000萬元,帶動近100人就業。截至目前,貴陽農商銀行石板支行支持地利物流園商戶及農戶300余戶,貸款共計290筆,金額1.68億元。
近年來,貴陽農商銀行積極落實中央及省市普惠金融服務政策,緊扣我省鄉村振興工作部署,始終堅守“鄉村振興特色銀行”的戰略定位,助力鄉村振興。
打造生豬產業特色支行、牛羊產業特色支行、綠色食品特色支行等十二家特色支行;各級黨員先鋒隊深入鄉鎮走訪,將“牛產業養殖貸款”“農業按揭貸”“美麗鄉村貸”“訂單農業貸”等“十大鄉特系列產品”送到千家萬戶,送到田間地頭。
圍繞“糧袋子、菜籃子、奶瓶子、油罐子、肉案子”五大產業、新型農業四大經營主體和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明確金融支持方向和支持項目,支持貴陽市菜籃子集團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28家,支持金額超過17億元。
在貴陽農產品物流園、谷豐糧油市場、地利農產品物流園設置網點,為市場內的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等量身定制優惠授信方案。全行累計支持“菜籃子”經營主體近1000戶。
持續深化省市農業農村部門、農業行業協會等的溝通對接,并借助“政銀企”對接會等渠道聆聽企業、貼近企業、服務企業。積極運用政策支持,通過政策性分險措施、再貸款專項資金等方式,為經營主體降低融資成本。
截至2024年底,貴陽農商銀行涉農貸款余額244億余元。
“農”情與共,服務不止。真真切切的服務,實實在在的行動,貴陽農商銀行始終扎根“三農”,用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滋養筑城大地,書寫著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美好答卷。
貴陽農商銀行客戶經理走訪養殖場
自主“創”與“變” 釋放科技金融新動能
如今,科技已然成為新時代商業銀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重要支點。奔涌的數字化浪潮中,貴陽農商銀行緊跟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將科技賦能刻進發展基因,堅持“以新突圍”,奮力寫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堅持“以新突圍”,深度結合養老金融“布局破冰”,普惠金融“提檔升級”,數字金融“加速迭代”等舉措,推動線上“數字化”,提升數字經營能力;服務“信息化”,提升客戶體驗感;線下“場景化”,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發揮“數字化”產品優勢,貴陽農商銀行積極開發“超e貸”、生態牧業牛產業貸款等多種產品,持續優化線上業務流程、完善線上業務模塊,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精準度。
去年年初,在花溪區國賓府社區經營餐館的付家豪遇到資金瓶頸,加上食材漲價等原因,導致餐館經營緊張。當他一籌莫展之際,貴陽農商銀行國賓府支行工作人員進社區進市場掃商圈,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金融服務“春風行動”,以主動送貸上門的“一站式”金融服務,解了付家豪的燃眉之急。
打開手機微信一掃一填一報,在工作人員的耐心指導下,付家豪快速完成了10萬元貸款的申請操作。10多分鐘后,貸款放款短信提示音響起。幾天后,餐館購入一批新鮮食材,付家豪在后廚掄起大勺,干勁十足,店里的生意越來越好。
貴陽農商銀行開發“生態牧業產業金融科技平臺”,在貴州省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中率先采用生物活體資產抵押作為主擔保方式,有效解決了肉牛養殖戶貸款融資中抵押難、擔保難的問題,同時采用物聯網設備和互聯網技術對牛只進行實時有效監管。生態牧業牛產業貸款采用“線下審批、線上放款”的方式進行授信,實現了養殖戶少跑腿,足不出戶即可獲得貸款及配套金融服務。
與此同時,貴陽農商銀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致力于推進網點數字化運營,通過業務集中化、流程集約化、渠道多元化的發展路徑,強化科技支撐,讓金融服務更智能更便捷。
建設遠程視頻銀行,客戶可足不出戶、隨時隨地通過微信小程序接入遠程視頻專線,與后臺客服“面對面”“一對一”視頻交互,為客戶提供實時、快速、專業的業務交易和業務咨詢等服務。
加強智能機具的推廣運用、豐富機具功能,有效分流柜面業務,提高客戶服務效率。
智能化服務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再添新活力,群眾滿意度再上新臺階。
貴陽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到地利物流園向商戶宣傳金融知識
傳遞“溫”與“情” 共創幸福和諧新生活
作為地方金融國企,貴陽農商銀行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經營發展全過程,打好金融組合拳,筑牢服務主陣地,惠民生、暖民心,讓金融服務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
走進貴陽農商銀行營業網點,劃分了清晰的等候區、業務辦理區,為“老、弱、孕、殘”人員專設“愛心窗口”以及輪椅、老花鏡、無障礙設施等,讓客戶在細節中品味真情真意。在服務過程中,工作人員微笑相迎,認真傾聽,耐心指導,介紹產品,為等待的客戶送上一杯熱水。對于老年客戶,做到敬老、愛老、助老,服務時主動溝通,放慢語速,指導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在手機銀行上設置關懷版,讓客戶體驗“金融溫度”。
對于特殊客戶,在有效控制風險和確保特殊群體客戶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網點提供延時服務、上門服務,更便捷、更貼心。96歲高齡的宋先生外出不便,不能親自到網點辦理存單激活業務,貴陽農商銀行中華南路支行接到求助后,隨即安排兩名工作人員上門服務。考慮到老人年紀大,工作人員放慢語速,一字一頓地和老人仔細溝通,并按照業務流程做好簽字、拍照等工作,順利辦完業務。“謝謝,真麻煩你們了,你們真的是在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工作人員告別時,宋先生用質樸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感激。
開展形式多樣的金融知識宣傳活動,守護群眾“錢袋子”。貴陽農商銀行網點積極行動起來,聯合公安民警走進貴陽市太平路商圈,開展反假貨幣宣傳;攜手多家銀行組成反詐宣傳隊,在經開區繽紛廣場向群眾介紹電信網絡詐騙的常見手段及識別方法;走進大中小學、養老院等,講解反詐及人民幣識別知識;走進修文縣小箐鎮巖鷹山村,為村民講解出租出售銀行卡的危害性,提升群眾風險防范意識,共同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為勞動者“筑巢”,讓溫暖觸手可及。自全國推進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建設以來,貴陽農商銀行在各網點建立了31個戶外勞動者服務站,為戶外勞動者提供臨時休息、飲水、乘涼、取暖、熱飯等公益惠民服務,成為戶外勞動者的溫馨港灣。截至目前,該行已有8個服務站點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稱號,有6個服務站點獲評“省級示范點”。
群眾需求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貴陽農商銀行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用心用情努力為金融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及增值服務,當好群眾身邊的“貼心銀行”。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金毛毛/文 楊才江 /圖
編輯:石婷婷
統籌:黃秋月
編審: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