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12月23日,記者從白云區委巡察辦獲悉,該區深入探索對村巡察全覆蓋的路徑和運行機制,通過突出中心大局、突出監督重點、突出真改聯改等舉措扎實推動對村巡察工作,提升對村巡察質效。
工作中,白云區突出中心大局,圍繞“三農”工作等重大決策部署,緊盯村級組織職能責任和群眾關注熱點難點,深化巡察監督。聚焦“鄉村振興”領域,白云區緊盯集體資產管理等監督重點,專門部署一輪專項巡察,針對2個涉農部門、1個重點純農業鄉及所轄13個村,深入查找影響和制約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助力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推動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達73.2%、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達46.4%。聚焦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該區巡察發現都拉鄉小河村時任村委會主任王某某涉嫌侵吞村民炮損款重大違紀問題,向區紀委監委移交問題線索后,小河村49戶村民收到被侵吞的17.43萬元“補償款”。聚焦隊伍建設,該區加強農村黨員干部作風及教育管理,對村巡察發現存在黨員發展不規范的共性問題,開展“農村違規違紀發展黨員”等專項整治工作,共排查出“農村違規違紀發展黨員”28人。
同時,該區突出監督重點,以對村巡察監督重點為基礎,做細因村施策、分類監督。白云區將56個村劃分為重點、普通、較好3類,對“重點村”突出“四議兩公開”執行等方面監督,對“普通村”突出村集體“三資”管理等環節的監督,對“較好村”突出營商環境等情況的監督,并立足村政治功能特點及服務群體情況,將巡察村黨組織監督重點細化,確保問題導向鮮明、巡察重點突出,提升對村巡察工作質效。該區還緊盯“一肩挑”人員、承包工程項目多、信訪反映多三類村干部,推動規范用權、正確履職。例如巡察紅錦村期間,收到紅錦村農業灌溉提灌站征收補償款被貪污的匿名舉報問題線索,強化“紀巡”聯動,從發現問題線索到移交問題線索只用了1天時間,推動退還全部違法獲取金額26萬余元。
白云區還突出真改聯改,壓實整改責任,強化立行立改、線索快移快辦,推動系統施治。一方面,以“立行立改”為切入點,推動解決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讓群眾感受到巡察就在身邊。對村巡察以來,先后督促村黨組織立行立改事項13件。另一方面,強化成果運用,對一些“問題在下面,根子在上面”、鄉村兩級自身難以整改的問題,巡察辦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聯動整改,做到監督、整改、治理有機融合。如針對巡察發現部分村“四議兩公開”制度落實不力等問題,推動制定相關工作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村級治理體系,不斷深化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十屆白云區委以來,截至目前,白云區56個行政村已巡察33個,發現問題1063個、問題線索32人,立案14人,黨紀政務處分6人,清繳清退資金70萬余元。
(楊正樹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梁婧)
編輯:程晨
統籌:胡家歡
編審:王丹丹